== 細節 ==
EVA被視為巨大的類人型機器人,但實際上EVA是屬於神經機械學範疇的,對駕駛員以神經連接來操作,因此需要相當的精神力才可完好得控制EVA,外殼是機械結構和金屬盔甲,機械裝甲下所隱藏的是由亞當與莉莉絲複製出來的人形肉體。這盔甲對常規武器接近完全防護,但於攻擊使徒時會有不同效力。於新世紀福音戰士TV版結尾,揭示了全部EVA都是參照第一使徒亞當而造出來的,除了初號機(初號機是參照第二使徒莉莉斯)。同時,盔甲的用途被證明是用來維持和控制EVA的行動的。
對於EVA的高度,官方並沒有給出明確數據,從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片段中進行比例推斷的話(例如手的大小約與人差不多;腳印的大小;駕駛艙的大小;與週遭建築物比較等)得出的結論是EVA的高度在20~200米之間浮動,據傳庵野秀明在構思EVA時參照了昭和系奧特曼的平均高度也就是40米左右,而超級機器人大戰(α、MX、αIII)中的機體說明是40米700噸重(目前為止少數有明確出處的具體數據)。
EVA有著巨大的體積和驚人的移動能力,能夠跳躍到超過自己身高的高度和從一點跳遠多達數百米,甚至以音速奔跑(從實際科學觀點看來...以其體積而言應該相當困難...A.T.力場的維持作用似乎是其能夠如此行動的主因)。EVA靠內部電池(從零號機到三號機的EVA的背部之所以有異樣的突起,便是為了容納巨大的內部電源。而四號機和劇場版中的EVA SERIES因採用S2機關作為動力來源,背部較為平坦)、臍帶電纜或S2機關(後期初號機和量產型)提供動力。在劇情中,內置電池的放電時間是:最小輸出時能維持五分鐘,最大運作輸出時為一分鐘,而只用於維持駕駛員生命時能用16小時。
而零號機,初號機及量產機胸部中心皆有一顆小而硬的紅色球體,名為核心。而魂之座的位置也相當接近核心(在初號機與十四使徒的戰鬥中,當初號機的核心被攻擊時魂之座前方的空間也出現龜裂)。據電視版中的資料,核心是EVA靈魂的搭載媒介,一旦核心被擊破EVA便會立即報銷。
EVA通常有專屬駕駛員,比如:碇真嗣因為初號機內寄宿其母碇唯之魂,與碇真嗣最能同步,故總是駕駛初號機;而明日香則也因其母之魂的部份在貳號機內,所以總是駕駛貳號機;而綾波零因為零號機內無魂,而綾波體內又是第二使徒莉莉絲的靈魂,所以可以操作零號機,而如果操作其他機種則可能受到EVA內部的靈魂排斥(不一定會)。赤木律子博士曾為了測試EVA之間駕駛員交換的可行性,而進行了一次相互兼容性試驗。當時,綾波麗與初號機之間同步良好,但當真嗣試圖與零號機同步時,零號機暴走導致試驗終止。之後,未再進行任何互換實驗。
=== 實驗型 ===
零號機之前的EVA
零號機之前的EVA,均存放於NERV中央大垂直溝的收容場。從動畫片段來看,除了頭部與脊椎骨以外其他身體部分通通遭到解體,其外型與零號機相當類似,絕大多數都是與零號機相同的單眼設計,但也有出現複眼的樣式。在真正的原型機零號機出現以前,起碼製造了不下百架的試作品,由此可見製造EVA時NERV砸下了相當大的金額。
*** 汎用人型決戰兵器 試作零號機→試作零號機(改)
零號機是最早開發成功的試用型EVA,駕駛者是第一適格者綾波零。頭部設計與之前失敗的嘗試類似,但為單眼。頭部頂端的兩枚鏡片似乎是為了彌補單眼視覺的不足。
最初機體同之前的試用型一樣為橘黃色塗裝,但在與使徒Ramiel的戰鬥中盔甲受損。修復後稱作零號機改,塗裝改為藍色並在肩部裝甲追加吸附翼和高振動粒子刀。
零號機中的靈魂一直是不解之謎。雖然零可以和零號機同步,但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電視版本一直沒有出現與零號機靈魂有關係的資料,唯一的提示是零號機兩次暴走中的行動及律子的說話。現時比較流行的說法分別是赤木直子說,碇唯說及無魂說。當中無魂說能解釋比較多的疑團,但沒有靈魂的EVA能否啟動卻成為了障礙。至於碇唯說,因律子在介紹模擬駕駛艙(Dummy Plug)的時候提到靈魂未能數位化,所以說法正確的可能性比其他說法低。赤木直子說的主要障礙是直子憎恨零(直子遇到第一人目零時才知道源堂一直只把她看待成工具),所以零號機理應拒絕和排斥零。
因為其試驗型的身份令其的配備較初號機及二號機差,所以零號機在戰鬥中多是擔任後援的角色。 子宮天使是唯一一個被零號機消滅的使徒,而零號機改和第二個零也在該次戰鬥後永遠從戰鬥名單中除名(零號機自爆,而第2個零也在爆炸中死亡)。在新劇場版中有登場,而且一直保持黃色的塗裝。
汎用人型決戰兵器 試驗初號機
寄宿著碇唯靈魂的EVA。塗裝為紫色,駕駛者是第三適格者碇真嗣。
外型與其他的EVA可說是天壤之別,最明顯的不同處在於平坦的片狀胸部裝甲版,以及有稜有角的外表。據說初號機稜稜角角的外表,是為了在暴走時帶給敵人身體巨大損傷所配置的。
標準武裝為裝置在左肩拘束器上的高振動粒子刀(初號機有專屬的式樣,與普通的粒子刀相比,更具破壞力)。
暴走是令初號機迥異於其他EVA的原因之一,總共暴走過4次,似乎每次都是為了救真嗣而暴走。暴走時初號機的攻擊模式會完全改變,用拳頭及AT力場戰鬥。速度會有大幅的提升,而且也拋棄了人的形態。攻擊變得殘暴,主要攻擊使徒的要害—核心。其中與夜天使的戰鬥更令夜天使的身體四分五裂,血流如注。在電視版中總共暴走了三次,該三次的戰鬥的對象分別為水天使,夜天使及力天使。當中暴走目的都是為了保護駕駛員碇真嗣。在第一次的暴走中,初號機表現出嫻熟的戰鬥技巧,而且懂得攻擊使徒的核心(當時是初號機第一次的戰鬥),似乎顯示EVA也有自我的思維。第三次的暴走令初號機的行動模式回覆到野獸般的狀態,而且吞食了力天使的S2機關。 有著生命之果的使徒肉體(因此擁有極優秀的自我再生能力)和智慧之果的碇唯靈魂(TV版第一話,初號機自發性的保護真嗣,似乎是因為如此)。後期吞噬了第十四使徒的S2機關,擁有了(理論上)無限的動力,成了近乎於神的存在,這也是SEELE所不樂見的。
在劇場版中,初號機會被當作第三次衝擊的儀式道具也是因為如此。
註:新劇場版中,其腹部及胸部裝甲有一部分改為螢光綠色,專用粒子刀改為摺疊式。在劇場版破中,也提示了靠駕駛員強烈戰鬥意識而覺醒的可能性 .
*** 汎用人型決戰兵器 次世代試驗肆號機(四號機)
共通
** 位於美國NERV第二支部所製造,於設定中和其他EVA有很大的不同,其外表裝甲有很強烈的金屬感,外表塗裝為白色,眼睛數目有兩顆,血液顏色為紅色。
** 於S2機關實驗時連同在美國內華達州的第二支部一起消失。
** 請注意,EVA四號機及NERV第二支部是消失而不是爆炸。而事故原因是人造的S2機關開啟了狄拉克之海,導致兩者一起被吸入而消失。
動畫
** 據電視版的資料,四號機的S2機關在啟動時發生暴走,開啟了空間與狄拉克之海的連接,導致第二支部被狄拉克之海吸入。至於意外發生的原因,從設計出錯到材料強度不足等錯誤多達35,000項,足可見人類為了保存自身而不惜使用未知的技術。(另一種說法是seele故意用來銷毀四號機)在此意外後,S2機關的研究停止了。在四號機消失的意外發生後,美國急忙將EVA三號機的起動實驗轉移到松代實驗場進行,以免再次發生意外,這間接導致了EVA三號機的悲劇。
** The End Of Evangelion中S2機關再次出現,而且已經開發成功,搭載在EVA Series上。在此之前,只有EVA初號機擁有S2機關。
** 畫中並沒有直接出現。遊戲
** 在部份Evangelion遊戲作為可使用的隱藏機體出現,由相田劍介駕駛。在一部EVA彈珠機,只要玩家到了某個地位,就會出現一段渚薰/四號機對第五使徒的動畫。
** 於所有收入了Evangelion的超級機器人大戰作品皆沒有登場。
新劇場版
** 與電視版本的遭遇基本相同。同樣沒有直接出現。
= 制式型 ==
制式型EVA 眼睛數目:二號機是四個,三號機是兩個。
汎用人型決戰兵器 正規實用型貳號機(二號機)(先行量產機)
共通
** 世上第一台為實戰而製造的EVA,也是第一架不需外部指令就能由駕駛員從EVA外部自行啟動的EVA。
** 外表塗裝為紅色,機體結構與零號機(改)相當類似,但血液顏色是紫色(新劇場版為紅色),眼睛數目為四顆。
** 標準武裝為高振動粒子刀,與初號機一樣擁有專屬款式,與其他EVA所持有的震動粒子刀不同的是,刀刃較脆而且為可替換式,在戰鬥中損壞也可即時更換(類似於現實生活中可替換刀刃的美工刀),擁有高水準的破壞力。
** 零件的設計和製造在日本,最終的組裝和啟動實驗則在德國。
動畫
** 駕駛員為惣流·明日香·蘭格雷。在TV版第八話初登場,並和第六使徒對戰,這也是EVA第一次在水中迎擊使徒。
** 初期表現亮眼,但後期因駕駛者明日香的內心崩潰及對EVA的不信任感,同步率降至10℅以下而無法活動,後由第五適任者渚薰(同時也是十七使徒)接手駕駛員職務。
** 曾使用D型裝備執行任務。
** 第十七使徒渚薰被消滅後,戰自派兵攻打NERV,覺醒了的明日香駕駛二號機痛擊戰自大隊,當中更使用了AT力場攻擊(是第二架運用AT力場作攻擊用途的EVA)。雖然電源被截斷但是仍將戰自全滅。在電源僅剩三分二十幾秒的艱難狀況下,還是將9架裝備了S2機關的EVA 量產機擊破。但是EVA 量產機擁有不可思議的再生能力,貳號機造成的損傷完全無效。貳號機在電力耗盡前被EVA 量產機展開其武器內藏的仿製隆基努斯之槍貫穿左眼部,以致無法行動,被EVA量產機分屍、啃食而殲滅,死狀極慘。
漫畫
** 漫畫中的駕駛員亦為惣流·明日香·蘭格雷。
** 渚薰成為二號機駕駛員後有一次正式出擊,對手為子宮天使。
** 根據漫畫中The End of Evangelion部份的劇情,二號機再次對上EVA Series。因為初號機先現身,量產機才隨後復活,因此二號機免於被分屍的命運。
** 和The End of Evangelion不同的是,因為二號機還未被量產機啃食,因此精神狀態復原的明日香有再次和真嗣對話(The End of Evangelion的真嗣則是接近崩潰)。
遊戲
** 遊戲中的駕駛員亦為惣流·明日香·蘭格雷,所有的EVA遊戲都會登場。而於有收入Evangelion的超級機器人大戰也是全部有登場,並且除了F及F Final外有「A.T.力場」作為最終武器。
** 於超級機器人大戰的The End of Evangelion劇情當中,明日香及二號機都能存活,並獲得幫助以打敗Eva Series。
新劇場版
** 在新劇場版中,外型有明顯的改變,例如塗裝的顏色有改變,特別是頭部有一對角,武器方面更增設了一對類似日本刀的近戰兵器。
** 曾使用F型裝備從天而降,並於落地前單機打敗使徒。
** 在劇情中出現過將貳號機的核心卸除的畫面…似乎是正式量產型才有的機能。
** 一如以往,駕駛者依然是明日香,但與第十使徒決戰時,則改由真希波‧真裡‧伊拉崔亞斯負責。
** 新增Beast Mode。於Beast Mode是把二號機人工造成類似於暴走的控制,但處於駕駛員的控制之下。必需斷開電源供應,並且解開拘束具。從身體中的展開綠色棒狀物似乎也是拘束具的一部份。Beast Mode能讓EVA二號機擁有超乎想像的速度及力量,但駕駛員及EVA本身皆需要承受極大痛苦。
** 最後仍是不敵第十使徒力天使,並且機體嚴重受損。
汎用人型決戰兵器 正規實用型參號機 (三號機)
共通
** 基於美國強烈要求之下與肆號機同時製造的福音戰士,建造地為在麻薩諸塞州的NERV第二支部,外表塗裝為黑色,眼睛數目有兩顆,血液顏色為紅色。在肆號機於S2機關實驗被消滅後送到日本,但在運送過程中遭使徒-霞之天使巴迪爾寄生、啟動實驗時開始活動並毀了松代實驗場。手臂能伸長應是使徒所造成。
動畫
** 動畫中的駕駛員為鈴原冬二,參號機後被擬人操縱模式中的初號機嚴重破壞,先被初號機掐斷脖子,再拋到地面上(其實使徒在此已經死亡)。初號機先掀起其胸部的裝甲,再把其頭顱壓爆。然後初號機繼續攻擊其身軀,更把手腳扯斷。最後初號機把插入栓破壞,行動停止。戰鬥後參號機的血液遍佈河流兩岸,體內器官亦散滿一地。駕駛者鈴原冬二也在戰鬥受重傷,需要切除左腳。
** 動畫中的霞之天使巴迪爾編號為第13使徒。
漫畫
** 漫畫中的駕駛員亦為鈴原冬二,初號機與使徒的戰鬥亦差不多,但冬二在漫畫中是直接死亡。
** 漫畫中的霞之天使巴迪爾編號為第8使徒。
遊戲
** 遊戲中的駕駛員亦為鈴原冬二,絕大部分的EVA遊戲都會登場。較值得一提的是碇真嗣育成計畫中的參號機會因為遊戲路線不同不會被使徒寄生,而是改成冬二內心矛盾造成參號機暴走,最後不會被破壞。
** 依遊戲的不同,霞之天使巴迪爾的編號也都不盡相同。
新劇場版
** 新劇場版中的駕駛員為式波‧明日香‧蘭格雷。與貳號機相同,正規型EVA都有專用戰鬥型態,參號機是掙脫拘束具後能從肩膀多出兩條手臂,這點被使徒拿來利用。其遭遇與動畫版無異,但沒有與貳號機及零號機交戰,而初號機行動比動畫版更殘忍暴力,最後參號機慘遭初號機分屍。
** 新劇場版中的霞之天使巴迪爾編號為第9使徒。
== 局地型 ==
封印監視特化限定兵器 局地限用型暫設五號機
電影中所稱的五號機由真希波·真理·伊拉絲多莉亞斯駕駛,更接近節肢動物的外形嚴重偏離人類。不過,在電影一開始時真希波提到「EVA臨時五號機,啟動」,可能表示EVA五號機的建造並未完成。
塗裝以綠色為主的五號機,上額及下顎部的裝甲部份呈錐狀突出,眼睛部份由V字形的黃色眼罩遮蓋。雙手方面,左手為錐矛狀的武器(類似中世紀時代歐洲騎士的長槍),而右手則是鉗子。腳部由四個用肢狀結構所連接的輪子組成,移動速度及靈活性比兩腳的EVA高。在電影中未能確認五號機有沒有核心,但已知道五號機的電力來源類似電車,雙肩有裝置連接到電纜上(從電影中可以見到因兩者摩擦而出現的火花)。
但於設定中的五號機,身體結構及拘束具與其他EVA接近,但雙手的武器皆是錐矛。塗裝為深啡色,而且電力來源似乎是臍帶電纜或內置電池。
五號機的操作方式不同於其他EVA。從真希波的駕駛過程中可以看見,五號機的視覺不是由駕駛倉提供,而是一個由駕駛員戴著,紅色的頭盔提供。另外,神經的連結方式是由六根綠色條狀物把駕駛員手腳和EVA連接,而在五號機的腳損毀的時候真希波並未感到痛楚,可以猜測五號機的腳部是機械結構。而駕駛服也不是以往的薄緊身裝,而是綠色,厚而緊的衣服。不過劇中有提到,為真希波而設的駕駛服在五號機戰鬥時並未送到,這件可能只是訓練用的駕駛服。後來於真希波用二號機戰鬥時已經更換了一件粉紅色的緊身駕駛服。而且真希波當時身處的可能只是駕駛倉之類的地方,並未用到魂之座。
而貳號機因梵蒂岡條約封印時,由赤木律子與伊吹摩耶談話中可知五號機的毀滅是貳號機封存的主要原因。
== 量產型 ==
汎用人型決戰兵器 量產型 (五至十三號機)
共通
** 塗裝為白色,量產機的物理構造和之前的EVA不同,胸部和肩部更窄嘴部更寬,裝甲(或者說拘束具)明顯少了許多,動作似乎也因為如此而更為流暢。
** 在外觀上,比起像人,它在外表上像流線型的鯨魚(也有人說像是鳥類)並用同樣的加固塑料覆蓋。嘴呈長形,其中有紅色肌肉唇、金屬牙、灰色舌頭並能產生大量的唾液。量產機外表沒有眼睛。
** 每台量產機上都搭載有S2機關,它們擁有無限動力而不需臍帶供電並沒有操作時間限制。同時S2機關在理論上讓它們具有像使徒一樣的自我修復能力,不過它們直到結局才展示這種能力。
** EVA量產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它們有巨大的機械摺疊翼,具備飛行能力,戰鬥時可以收藏在後面。但它們的肩膀處沒有像以往的EVA一樣放置作為武器的刀。
** 量產機主要的兵器是隆基努斯之槍的複製品(能夠轉換為與隆基努斯之槍的造型,平時的外型為笨重的雙刃盾劍)。要注意的是,雖然盾劍能變形成為隆基努斯之槍,但不能取代於補完計劃中的真品。另外攻擊力似乎比真品為低,不過它仍然擁有突破AT力場的能力。這種長槍無法與莉莉絲執行補完計劃,但仍擁有與原長槍同等的破壞力。
動畫
** 這些EVA由分佈於世界各地的七個NERV支部製造,這七個支部所在地可能是:美國麻薩諸塞州、德國、日本松代、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
** 量產機是SEELE啟動人類補完計劃的備用方案的一部分,但設想的十二台中只有九台完成。
** 這些量產機由SEELE通過基於渚薰的替代系統模式(Dummy System,台灣版翻譯成「擬人操縱模式」)直接控制,因此沒有駕駛員,以避免無可預料的人類(駕駛員)舉動。於動畫中量產機的行為方式與禿鷲相似,它們在空中盤旋並撕咬二號機。
** 於The End of Evangelion中段登場並與二號機對戰。先被二號機逐個擊破,但S2機關為他們帶來可怕的再生能力,及後全部復活。最後用盾劍變形而成的隆基努斯之槍貫穿二號機眼睛,並把二號機分屍吞食。
** 在實行人類補完計劃時,量產機與初號機共同形成""卡爾巴拉生命之樹""作為人類補完計劃的一部分,量產機用隆基努斯之槍的複製品刺穿自己。第三次衝擊後,量產機以被釘死於十字架的姿勢跌落地球。
註: 在動畫OP中,曾出現卡爾巴拉生命之樹,但在TV動畫中並沒有明確的參照(它同樣出現在了碇源堂辦公室的天花板上)。
漫畫
** 於第十二卷登場,依舊成為二號機的對手。但由於漫畫版中真嗣最後主動駕駛初號機出擊,所以戰果暫時未能知道。
遊戲
** 於大部份EVA遊戲中會登場並成為敵人。
** 在有The End of Evangelion的超級機器人大戰作品中會登場,並成為敵人。劇情仍然是二號機獨力對抗量產機(MX,α及3α)。
新劇情版
** 五,六,八,九,十三號機以不是量產機的身份登場,而其餘編號的機體也未知會否登場。
== 其他的EVA ==
六號機(福音戰士新劇場版)
六號機命名為Mark.06(Mark Six),由使徒渚薰駕駛,SEELE稱之為「真正的EVA」。
造型與初號機有少許接近,頭上有角及光環,此外的資料不詳。
塗裝為藍色,眼睛由紅色V字型眼罩遮蓋。在《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結尾處,六號機以一支屬性未知的槍自空中投出刺中初號機,進而終止了第三次衝擊。
目前已知六號機來自於月球,似乎是把月球上戴著耶和華之眼的黑色巨人穿上EVA的裝甲後作為EVA使用。
八號機(福音戰士新劇場版)
八號機是預計會出現在《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中的新機體,於《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結尾處的預告中首次亮相。對應駕駛員則是由真希波·真理·伊拉絲多莉亞斯駕駛 。預告中顯示八號機處於黑暗空間中,倒置懸浮於一巨大光環之上。機體的頭盔上有角狀物設計,這非常類似於初號機和六號機的設計。機體的眼縫呈錨狀,或許暗示了「夏亞」的概念,並且出現了第三隻眼睛,這讓人回想起Adams的其中一位,以及類第三次衝擊中疑似神化的初號機。八號機體的背部也同樣存在兩個巨大的角狀物。
甲、乙號機
隸屬於SEELE的兩部EVA,出現PS2遊戲「戰鬥交響曲」。
甲號機(EVA Alpha)外表塗裝為綠色,最大的特色是配備了八個浮游砲。除了自動追蹤目標、滯空進行定點射擊外,也可命其滯空後由本體朝浮游砲發射光束,使光束產生折射以進行全方位攻擊。
乙號機(EVA Beta)駕駛員為渚薰,外表塗裝為金黃色。具有翅膀,配備武器為單手用的長劍。
- Aug 07 Sat 2004 21:53
新世紀福音戰士 (戰鬥機器人)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